成語故事及人物?【人物】戰(zhàn)國時期,藺相如(今河北曲陽人,一說山西臨汾人)“完璧歸”有功,又在澠池秦王與趙王相會維護了趙王的尊嚴,被提升為上卿,位在廉頗(山西太原人,一說山西平遙人)之上。廉頗對此不服。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與廉頗會面。那么,成語故事及人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紙上談兵
指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xiàn)實。
典故:
戰(zhàn)國時期,趙國有一員大將名叫趙奢,他屢立戰(zhàn)功,被封為馬服君。
趙奢的兒子名叫趙括,他小時候就學習兵法,談論用兵打仗的事頭頭是道,趙括曾經(jīng)跟他的父親趙奢議論過用兵打仗的事,趙奢不能駁倒他,但也不說他好。
趙括的母親覺得很奇怪就問趙奢其中的原因,趙奢很擔憂地說:“打仗,是生死攸關的事,稿枯兒子雖然熟讀兵法,但是沒有實戰(zhàn)經(jīng)驗,只會紙上談兵,將來若是率軍打仗,恐怕會遭到慘敗?!?/p>
后來有一次,秦國派白起為將,統(tǒng)率百萬雄兵討伐趙國。趙國命大將廉頗,也率四十萬大軍在長平阻擊秦軍。廉頗知道秦軍人馬眾多,糧草運輸困難,不利久戰(zhàn)。他命令趙軍憑險固守,以便讓秦兵不戰(zhàn)自退。
秦趙兩國軍隊在長平相峙許久,仍然不能有所突破,白起無計可施,眼看糧草接濟不上,急得六神無主。于是,有將士獻計讓他派人到趙國散布流言,說秦軍根本不怕廉頗,最怕的是趙括。
趙王不知是計,立即命趙括為將,代替廉頗。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但趙王堅持。
趙括到了前線,全部變更了軍法,輕率地任用軍官,用書上所學的理論與秦軍展開正面交鋒,結果因為不變通中了秦軍的埋伏,趙軍四十余萬全部被俘,后被白起設計坑殺。
成語有很多都來自于歷史 故事 當中的名人名物,古人為了記憶這些歷史事件,成語的誕生便更方面學習這些知識,下面是我給大家?guī)淼年P于歷史人物的歷史故事成語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歷史人物的歷史故事成語大全
1、先秦:
助紂為虐(商紂王)
不恥下問(孔子)
圍魏救趙(孫臏)
諱疾忌醫(yī)(蔡桓公)
退避三舍(重耳)
臥薪嘗膽(勾踐)
完璧歸趙(藺相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
一鳴驚人(齊威王)
毛遂自薦(毛遂)
脫穎而出(毛遂)
奇貨可居(呂不韋)
千金買骨(郭隗)
一鼓作氣(曹劌)
一字千金(呂不韋)
驚弓之鳥(孫更贏)
殺妻求將(吳起)
有眼不識泰山(魯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仲)
懸梁刺股扒散(蘇秦、孫敬)
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
2、秦漢:
焚書坑儒(秦始皇)
圖窮匕見(荊軻)
指鹿為馬(趙高)
一飯千金(韓信)
暗渡陳倉(韓信)
背水一戰(zhàn)(韓信)
多多益善(韓信)
約法三章(劉邦)
運籌帷幄(張良)
孺子可教(張良)
四面楚歌(項羽)
十面埋伏(項羽)
破釜沉舟(項羽)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金屋藏嬌(劉徹)
九牛一毛(司馬遷)
投筆從戎(班超)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
馬革裹尸(馬援)
老當益壯(馬援)
手不釋卷(劉秀)
得隴望蜀(劉秀)
百聞不如一見(趙充)
3、三國:
三顧茅廬(劉備)
如魚得水(劉備)
鞠躬盡瘁(諸葛亮)
初出茅廬(諸葛亮)
錦囊妙計(諸葛亮)
七擒七縱(諸葛亮)
神機妙算(諸葛亮)
單刀赴會(關羽)
過關斬將(關羽)
封金掛印(關羽)
寶刀不老(黃忠)
一身是膽(趙云)
才高八斗(曹植)
七步成詩(曹植)
煮豆燃萁(曹植)
望梅止渴(曹操)
樂不思蜀(劉禪)
刮目相看(呂蒙)
言過其春攔氏實(馬謖)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衡漏4、晉至南北朝
入木三分(王羲之)
聞雞起舞(祖逖)
草木皆兵(苻堅)
畫龍點睛(張僧繇)
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
狗尾續(xù)貂(司馬倫)
鑿壁偷光(匡衡)
5、唐宋
黃袍加身(趙匡胤)
請君入甕(周興)
妙筆生花(李白)
雪中送炭(宋太宗)
嘔心瀝血(李賀)
東窗事發(fā)(秦檜)
小心翼翼(賈黃中)
江郎才盡(江淹)
名落孫山(孫山)
胸有成竹(文與可)
精忠報國(岳飛)
程門立雪(楊時)
1. 描寫歷史英雄人物的成語故事之一字千金(呂不韋)
2. 描寫歷史英雄人物的成語故事之鑿壁偷光(匡衡)
3. 歷史故事成語大全分類
4. 4個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5. 描寫歷史英雄人物的成語故事之東山再起(謝安)
歷史故事成語:
戰(zhàn)國:完璧歸趙(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一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yī)(蔡桓公)臥薪嘗膽(勾踐)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緩亮迅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
秦 :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焚書坑儒(秦始皇)窮圖匕見(荊軻)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漢 :一飯千金(韓信)四面楚歌(項羽)約法三章(劉邦)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zhàn)(韓信)破釜沉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尸(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老當擾此益壯(馬援)蕭規(guī)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三國:鞠躬盡瘁(諸葛亮)三顧茅廬(劉備)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膽(趙云)
封金掛?。P羽) 單刀赴會(關羽)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晉: 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xù)貂(司馬倫)
南北朝鍵弊: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宋: 精忠報國(岳飛)東窗事發(fā)(秦檜)胸有成竹(文與可)
歷史成語故事及人物
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為大家分享了歷史成語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1.東窗事發(fā)
【釋義】現(xiàn)泛指陰謀敗露或秘密勾當被發(fā)覺。
【語出】劉一清《錢塘遺事》:“秦檜欲殺岳飛;于東窗下謀。其妻王氏曰:'擒虎易;放虎難。’其意
【人物】宋代大奸臣秦檜(字會之,今江蘇南京人),為降金國,嘗與其妻王氏,于東窗下密謀定計,以害民族英雄岳飛。據(jù)傳,檜先于帝前誣飛謀反。時有幾位大臣,如大理寺卿薛仁輔、樞密使韓世忠,皆為飛鳴冤,使之有所顧忌。一日,檜獨坐于東窗之下,為害飛之事,躊躇不定,委決不下。王氏適至,問曰:“夫君為何事愁眉苦臉,猶豫不決?”檜遂告以此事,并與之商議。王氏自袖中取出一柑,以手掰之,將一半遞與檜,曰:“此柑一掰即分,有何難哉?君不聞古語云:'縱虎易兮擒虎難’乎?”檜一聞此言,其意遂決。不久,岳飛父子便遇害矣。后檜卒,未幾其子熺亦死。王氏請道士為其招魂。道士作法時,見熺與檜偕已故諫議大夫萬俟卨(音mò qí Xiè,今河南原陽人),均戴鐵枷,在地獄中備受諸苦。檜猶語道士曰:“煩傳語夫人,'東窗事發(fā)’矣!”
2.一字千金
【釋義】增損一字;賞以千金唯嫌。
初出茅廬——諸葛亮 七擒七縱——諸葛亮
鞠躬盡瘁——諸葛亮 望局培梅止渴——曹操
單刀赴會——關羽 掛印封金——關羽
手不釋卷——呂蒙 一身是膽——趙云
樂不思蜀——劉帶臘鄭禪 才高八斗——曹植
言過其實——馬謖 七步成蠢頌詩——曹植
寶刀不老——黃忠
以上就是成語故事及人物的全部內(nèi)容,完璧歸趙(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一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諱疾忌醫(yī)(蔡桓公)臥薪嘗膽(勾踐)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