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美德的成語故事?1、一諾千金;諾:許諾。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shù),極有信用。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yīng)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shè)法辦到,受到大家的贊揚。那么,關(guān)于美德的成語故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成語:羊羔跪乳、烏鴉反哺 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諺語:滴水之恩,當(dāng)涌泉相報. 知遇之恩永生不望 格言: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yīng)該向他道謝的。 —— 泰戈爾 每一種恩惠都有一枚倒鉤,它將鉤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 堂恩 故事: 1.一個生活貧困的男孩為了積攢學(xué)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他的推銷進(jìn)行得很不順利,傍晚時他疲憊萬分,饑餓難耐,絕望地想放棄一切。 走投無路的他敲開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 開門的是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她笑著遞給了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 男孩和著眼淚把它喝了下去,從此對人生重新鼓起了勇氣。許多年后,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 一天,一位病情嚴(yán)重的婦女被轉(zhuǎn)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醫(yī)院。大夫順利地為婦女做完手術(shù),救了她的命。 無意中,大夫發(fā)現(xiàn)那位婦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饑寒交迫時給過他那杯熱牛奶的年輕女子!他決定悄悄地為她做點什么。 一直為昂貴的手術(shù)費發(fā)愁的那位婦女硬著頭皮辦理出院手續(xù)時,在手術(shù)費用單上看到的是這樣七個字:手術(shù)費:一杯牛奶。 能幫則幫,有能力幫助別人也是一種幸福吧。
孔融讓梨,二十四孝,親嘗湯藥,誠實無欺,負(fù)荊請罪,精忠報國,臥冰求鯉,司馬光砸缸,鑿壁借光,孟母三遷,孔融讓梨,臥薪嘗膽
一.孝感動天
虞舜,瞽瞍(ɡǔ sǒu)之子。性至孝。父頑,母囂,弟象傲。舜耕于歷山,有象為之耕,鳥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堯聞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讓焉。 隊隊春耕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寶位,孝感動天心。 舜,傳說中的遠(yuǎn)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jīng)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為諸侯。
二.戲彩娛親
周老萊子,至孝,奉二親,極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稱老。常著五色斑斕之衣,為嬰兒戲于親側(cè)。又嘗取水上堂,詐跌臥地,作嬰兒啼,以娛親意。 老萊子,(東周)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于蒙山南麓。
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 意思是:愛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對別人的老人不好;敬愛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別人的老人。出自《孝經(jīng)。天子章》 不師者,廢學(xué)之漸也。 意思是:不向老師學(xué)習(xí),這等于開始漸漸地放棄對學(xué)問的追求。出自《呂衡州文集·與族兄皋請學(xué)春秋書》。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 意思是:國家想要振興,必須尊敬教師,重視傳授專長技術(shù)的師傅。出自《茍子》。 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 意思是:古來學(xué)習(xí)的人必須有老師教導(dǎo)。出自韓愈《韓昌黎集·師說》。 疾學(xué)在于尊師。 意思是:要很快學(xué)得知識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師。出自《各氏春秋·勸學(xué)》。 君子隆師而親友。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師并和善地對待朋友。出自“《荀子·修身篇》。 君子之學(xué)也,說義必稱師以論道,聽從必盡力以光明。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學(xué)問、說明道理時必稱老師是如何教導(dǎo)的,并努力發(fā)揚光大。出自《呂氏春秋》卷四《尊師》。 敬教勸學(xué),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wù)。 意思是:重視教育是建國的根本,培養(yǎng)人才是治理國家的首要任務(wù)。出自《朱舜水集·勸興》。 人不可以不就師矣。 意思是:人不能沒有老師指導(dǎo)學(xué)習(xí)。出自(漢)王符《潛夫論·贊學(xué)》。
成語:感恩圖報
意思是感激他人恩情,要懂得回報。
格言:滴水之恩當(dāng)涌泉相報
意思是就算受人一點小小恩惠,也當(dāng)加倍報答。
詩句:重縫不忍輕移拆,上有慈親舊線痕。
意思是想要縫補,又不忍心拆了舊衣,因為上面有母親縫補的痕跡。
故事:當(dāng)年伍子胥逃難時,被漁夫所救。后來伍子胥帶兵打鄭國,
因前來勸說的正是當(dāng)年恩人的兒子,就放棄了攻打鄭國。
傳統(tǒng)美德的典故有孔融讓梨、管鮑之交、一諾千金、蘇武牧羊、揚震拒金等。
1、孔融讓梨
孔融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xué)家。他年幼時,每次和哥哥吃梨都只拿最小的。父親問他原因,他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yīng)該吃小的?!焙髞怼翱兹谧尷妗背蔀閳F(tuán)結(jié)友愛的典故。
2、管鮑之交
春秋時,鮑叔牙是齊桓公的謀士,他的好友管仲曾經(jīng)在齊桓公敵人的門下做事,失敗后被俘虜。齊桓公讓鮑叔牙做相國,他反倒大力推薦管仲。最終管仲做了相國,鮑叔牙則成為其手下,但兩人依然是好朋友。這段友誼在歷史上傳為美談。
3、一諾千金
秦朝末年,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yīng)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他都會設(shè)法辦到。所以楚國人中廣泛流傳著“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諺語。這也是“一諾千金”成語的由來,形容人重然諾、守誠信。
4、蘇武牧羊
西漢時期,蘇武奉命出使匈奴。匈奴貴族想招降蘇武,多次威脅利誘,還將他流放至遙遠(yuǎn)偏僻的北海牧羊。蘇武拄著代表漢朝的符節(jié),一刻不離身,歲月流逝,節(jié)竿上綴的三層牦牛尾都落盡了。雖然歷盡艱辛,他也始終不背叛大漢。
5、揚震拒金
菏澤有一名大臣叫做楊震,為官清廉,常向朝廷舉薦人才。
以上就是關(guān)于美德的成語故事的全部內(nèi)容,成語:羊羔跪乳、烏鴉反哺 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諺語:滴水之恩,當(dāng)涌泉相報. 知遇之恩永生不望 格言: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yīng)該向他道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