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故事的成語?1、寓言成語故事:濫竽充數(shù)、畫蛇添足、守株待兔、刻舟求劍、掩耳盜鈴、買櫝還珠、自相矛盾、拔苗助長、亡羊補牢、杯弓蛇影 2、歷史成語故事:背水一戰(zhàn)、望梅止渴、紙上談兵、三顧茅廬、臥薪嘗膽、四面楚歌、指鹿為馬 3、神話成語故事:畫龍點睛、攀龍附鳳、屠龍之技、葉公好龍、那么,描寫故事的成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三顧茅廬
三顧茅廬又名三顧草廬,典出《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當時屯兵新野的劉備,三次到南陽郡鄧縣隆中請諸葛亮輔佐的故事。此后傳為佳話,漸成典故,載《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出師表》?,F(xiàn)常用來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2、毛遂自薦
毛遂自薦,意思是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dān)任某項工作。出自《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秦圍趙都邯鄲,平原君急赴楚國求救,欲挑選二十名隨員.選的十九人,毛遂以囊錐自喻,說若處于囊中將脫穎而出,自薦同往。十九人謂其傻皆譏笑之.至楚,平原君與楚王談判,日終不決。
眾人無奈,毛遂按劍而上,陳述利害,威言并加,使楚王答應(yīng)派兵,并鍤血為盟。眾皆佩服至極,稱是毛遂使趙國重新雄起。
3、精衛(wèi)填海
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東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沒有回來,所以化為精衛(wèi)鳥。經(jīng)常叼著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塞東海。濁漳河就發(fā)源于發(fā)鳩山,向東流去,注入黃河。
4、大禹治水
大禹率領(lǐng)民眾,與自然災(zāi)害中的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xùn),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dǎo),體現(xiàn)出他具有帶領(lǐng)人民戰(zhàn)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zhàn),置家庭于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
拔苗助長 井底之蛙 刻舟求劍
濫竽充數(shù) 南轅北轍 驚弓之鳥
對牛彈琴 畫蛇添足 守株待兔
掩耳盜鈴 葉公好龍 鷸蚌相爭
黔驢技窮 東施效顰 杞人憂天
狐假虎威 買櫝還珠 畫餅充饑
自相矛盾 量體裁衣 杯弓蛇影
螳螂捕蟬 亡羊補牢 人面獸心
無價之寶 曲高和寡 自作聰明
囫圇吞棗 庖丁解牛 起死回生
患得患失 庸人自擾 隨聲附和
嗟來之食 塞翁失馬 癡人說夢
這些都是我所知道的,希望可以幫到你
含有故事的成語有:
1. 濫竽充數(shù):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里充數(shù)。比喻無本領(lǐng)的冒充有本領(lǐng),次貨冒充好貨。
2. 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
3. 守株待兔:守著樹樁等待著兔子。比喻不努力奮斗,而希望為達到目的。
4. 刻舟求劍: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上掉到水里,他就在船上刻記號,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到對岸,他就從刻記號的地方下去找劍。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著情勢的變化而改變看法或辦法。
5. 掩耳盜鈴: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鈴鐺,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不會聽見。比喻自欺欺人。
6. 買櫝還珠:有一個楚國人賣珍珠,還了一個木匣子給鄭國人。鄭國人接收了匣子卻不要珠子。
以上只是部分含有故事的成語,還有很多其他的成語也有故事。另外,每個成語背后的故事能夠體現(xiàn)該成語的內(nèi)在含義和應(yīng)用場景,對于理解和學(xué)習(xí)成語有很大的幫助。
表水涉澭、刻舟求劍、循表夜涉、守株待兔、鄭人買履、膠柱鼓瑟、魯人持竿、熟能生巧、負荊請罪、坐井觀天、程門立雪、草船借箭等。
一、表水涉澭
釋義:以呆板,固執(zhí)的眼光看問題,把事情看成是一成不變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就很容易遭受失敗的教訓(xùn)。
出處:《呂氏春秋·察今》: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軍驚而壞都舍。向其先表之時,可導(dǎo)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dǎo)之,此其所以敗也。
譯文:楚國人想要襲擊宋國,派人先測量澭水的深度(并做標記)。澭水突然猛漲,楚國人不知道(情況),順著標記在夜晚徒步過河,淹死的人有一千多,軍中亂得像房屋崩塌一樣。
以前他們先在澭水里樹立標記的時候,(標記)是可以引導(dǎo)過河的,現(xiàn)在水已變化漲了很多了,楚國人仍然順著標記過河,這就是他們失敗的原因。
二、刻舟求劍
釋義:比喻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zhí)不變通的人。
出處:《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敝壑?,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譯文:有個楚國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帶的劍掉進了江里。他急忙在船幫上刻上一個記號,說:“我的劍就是從這兒掉下去的。
1、峰回路轉(zhuǎn)[fēnghuílùzhuǎn]
解釋:峰巒重疊環(huán)繞,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勝路徑曲折復(fù)雜。
2、跌宕起伏[diēdàngqǐfú]
解釋:形容事物多變,不穩(wěn)定,也比喻音樂音調(diào)忽高忽低和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
3、好事多磨[hǎoshìduōmó]
解釋:好事情在實現(xiàn)、成功前,常常會遇到許多波折。
4、波瀾起伏[bōlánqǐfú]
解釋:形容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
5、一波三折[yībōsānzhé]
解釋:現(xiàn)比喻文章的結(jié)構(gòu)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進行中意外的變化很多。
以上就是描寫故事的成語的全部內(nèi)容,表水涉澭、刻舟求劍、循表夜涉、守株待兔、鄭人買履、膠柱鼓瑟、魯人持竿、熟能生巧、負荊請罪、坐井觀天、程門立雪、草船借箭等。一、表水涉澭 釋義:以呆板,固執(zhí)的眼光看問題,把事情看成是一成不變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就很容易遭受失敗的教訓(xùn)。出處:《呂氏春秋·察今》:荊人欲襲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