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踐的成語故事?與勾踐有關(guān)的成語有三個【臥薪嘗膽】【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都是出自同一個故事。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故事較長,大致介紹如下:春秋末期,吳、越爭霸,越國最初被吳國打敗,屈服求和。那么,勾踐的成語故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 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兩年后闔閭的兒 子夫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后,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國。
其實勾踐并沒有放棄報復(fù)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xùn)練精兵,強政勵治并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煉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 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
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又在屋里掛了一只苦膽,他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后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 ,在越人同心協(xié)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最后 并找到時機,滅亡吳國。
擴展資料:
歷史上的“臥薪嘗膽”事件,并非真的存在。按傳統(tǒng)說法,“臥薪嘗膽”應(yīng)該發(fā)生在春秋時期。然而,《左傳》在“定公”和“哀公”兩部分,以及《國語》在“吳語”和“越語”部分,雖然都詳細記述了關(guān)于越王勾踐的生平事跡,卻都沒有提及“臥薪嘗膽”一事。
對于“嘗膽”一事,春秋史料是空白,到漢朝才有了最初記載。司馬遷在撰寫《越王勾踐世家》時,第一次把越王勾踐曾“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的事寫進了《史記》中,但沒有提到“臥薪”一事。
臥薪嘗膽
?
【拼音】
wò xīn cháng dǎn 123
【含義】
臥:睡;薪:柴草。比喻刻苦自勵,發(fā)憤圖強。
【解析】
“臥薪嘗膽”和“發(fā)憤圖強”都有決心努力奮斗,謀求富強的意思?!芭P薪嘗膽”含有刻苦自勉的意思;“發(fā)憤圖強”沒有這層含義。
【用法】
用于褒義。
【示例】
蔣子龍《開拓者》:“曾淮在鳳兆麗的眼里是個古怪、倔犟的人,是個為了報復(fù)對手能臥薪嘗膽的人。”
【出處】
①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載:春秋時代,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忍辱負重立志報仇,他夜里睡在柴草上,飯前先嘗苦膽的滋味,以策勵自己不忘報仇雪恥。后人以這個故事縮為“臥薪嘗膽”這個成語。
② 宋·蘇軾《擬孫權(quán)答曹操書》:“仆受遺以來,臥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
【近義詞】
① 發(fā)憤圖強
② 自強不息
③ 泣血枕戈
【反義詞】
① 自暴自棄
② 一蹶不振
【另見】
① 嘗膽臥薪
【故事】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經(jīng)常打仗,有次吳王領(lǐng)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的大將靈姑浮砍中了右腳,最后傷重而亡。吳王死后,他的兒子夫差繼位。三年以后,夫差帶兵前去攻打越國,以報殺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兩國在夫椒交戰(zhàn),吳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迫退居到會稽。吳王派兵追擊,把勾踐圍困在會稽山上,情況非常危急。
臥薪嘗膽的主人公是勾踐, 公元前494年, 吳越兩國交戰(zhàn), 越王勾踐慘敗, 勾踐夫婦被迫到吳國做人質(zhì), 為吳王夫差看墓 養(yǎng)馬架車等, 忍辱負重伺候夫差三年后, 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 并把他送回越國。
臥薪嘗膽
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立志報仇。據(jù)說他睡覺睡在柴草上頭,吃飯、睡覺前都要嘗一嘗苦膽,策勵自己不忘恥辱。經(jīng)過長期準備,終于打敗了吳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只有嘗膽事,蘇軾《擬孫權(quán)答曹操書》才有“臥薪嘗膽”的話)。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為國家報仇雪恥。
勾踐23歲就繼承王位,剛繼位不久就打敗了強大的吳國,可謂是志得意滿,但此時的勾踐當然還算上“成”。因為強大的吳國正在發(fā)奮血恥,一場滅頂之災(zāi)隨即就降臨到了這位年輕的君王和他的國家。
闔閭受傷而死,其子夫差立志報仇。勾踐于次年主動進攻吳。在夫椒山(今江蘇吳縣西南)與吳兵發(fā)生激戰(zhàn),越兵大敗。
勾踐退兵至會稽山(今浙江紹興南),用范蠡的計策,向吳稱臣乞和。勾踐五年,率妻和大臣范蠡親去吳國臣事夫差入質(zhì)于吳,抵達吳都,勾踐忍辱負重,自稱賤臣,對吳王執(zhí)禮極恭,吃粗糧、睡馬房、服苦役,“服犢鼻、著樵頭;夫人衣無緣之裳、施左關(guān)之襦?!?/p>
小心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順,養(yǎng)馬,夫人給水、除糞、灑掃。三年不慍怒,無恨色。勝過夫差手下的仆役。
勾踐七年(30歲)歸越,歸國后,為了激勵自己不忘報仇雪恥,睡覺時不鋪褥子而鋪上柴草。在房間里掛了一個苦膽,每頓飯前都要嘗嘗。這就是“臥薪嘗膽”典故的由來。
終于勾踐乘吳國爭霸中原國內(nèi)空虛加上國內(nèi)天災(zāi)大敗吳國。勾踐二十四年(47歲),吳都被圍三年后城破,夫差自殺。吳亡。隨后,勾踐又乘船進軍北方,宋、鄭、魯、衛(wèi)等國歸附,并遷都瑯琊(今山東膠南南),與齊、晉諸侯會盟,經(jīng)周元王正式承認為霸主。
以上就是勾踐的成語故事的全部內(nèi)容,勾踐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文種,自己帶著夫人和范蠡到吳國去。勾踐到了吳國,夫差讓他們夫婦倆住在闔閭的大墳旁邊一間石屋里,叫勾踐給他喂馬。范蠡跟著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車出去,勾踐就給他拉馬,這樣過了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