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成語大全?來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語有:狐假虎威、葉公好龍、畫蛇添足、掩耳盜鈴、守株待兔、刻舟求劍、濫竽充數(shù)、亡羊補牢、井底之蛙、自相矛盾、買櫝還珠、后生可畏、程門立雪、別開生面、白頭如新、不遺余力、髀肉復(fù)生、三人成虎、不貪為寶、一丘之貉、天經(jīng)地義、為虎作倀、雕蟲小技等。那么,寓言成語大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黔驢技窮
過去貴州(黔)這個地方?jīng)]有驢。有個多事的人用船運來了一頭驢,運來后卻沒有什么用處,就把驢放到山腳下。
一只老虎看見了驢,以為這個軀體高大的家伙一定很神奇,就躲在樹林里偷偷觀察著,后來又悄悄走出來,小心翼翼地接近驢,不知道驢子的底細(xì)。
有一天,驢叫了一聲,大虎大吃一驚,遠(yuǎn)遠(yuǎn)躲開,以為驢要咬自己了,非??謶?。然而,老虎反復(fù)觀察以后,覺得驢并沒有什么特殊本領(lǐng),而且越來越熟悉驢的叫聲了。
老虎開始走到驢的前后,轉(zhuǎn)來轉(zhuǎn)去,還不敢上去攻擊驢。以后,老虎慢慢逼近驢,越來越放肆,或者碰它一下,或者靠它一下,不斷冒犯它。驢非常惱怒,就用蹄子去踢老虎。
老虎心里盤算著:“你的本事也不過如此罷了!”非常高興。于是老虎騰空撲去,大吼一聲,咬斷了驢的喉管,啃完了驢的肉,才離去了。
唉!那驢的軀體高大,好像有德行;聲音洪亮,好像有本事。假如不顯出那有限的本事,老虎雖然兇猛,也會存有疑慮畏懼的心理,終究不敢攻擊它?,F(xiàn)在落得如此下場,不是很可悲嗎?
2、按圖索驥
伯樂是古代以善于相馬出名的人物,著有《相馬經(jīng)》。
《相馬經(jīng)》上記載:良馬的樣子是高額映日、四蹄圓實。他的兒子就手拿《相馬經(jīng)》,出去尋找良馬。
他兒子一出門,看見了一只癩蛤蟆,就對父親說:“我找到了一匹良馬,和《相馬經(jīng)》上說的大體相同,只是蹄子不圓實。
刻舟求劍鄭人買履掩耳盜鈴濫竽充數(shù)驚弓之鳥亡羊補牢南轅北轍守株待兔拔苗助長買櫝還珠葉公好龍畫蛇添足自相矛盾鷸蚌相爭杯弓蛇影螳螂捕蟬狐假虎威黔驢技窮道聽途說邯鄲學(xué)步東施效顰井底之蛙愚公移山完璧歸趙塞翁失馬智子疑鄰打草驚蛇盲人摸象殺雞取卵囫圇吞棗指鹿為馬陽春白雪杞人憂天夸父逐日畫龍點睛對牛彈琴樂不思蜀黃梁一夢磨杵成針魚目混珠按圖索驥夜郎自大熟能生巧剖腹藏珠老馬識途伯樂相馬三人成虎望洋興嘆班門弄斧 南柯一夢一葉障目飲鴆止渴精衛(wèi)填海坐井觀天塞翁失馬買櫝還珠
杞人憂天
東施效顰
杯弓蛇影
畫蛇添足
葉公好龍
拔苗助長
濫竽充數(shù)
買櫝還珠
狐假虎威
朝三暮四
一鼓作氣
解鈴系鈴
守株待兔
亡羊補牢
畫龍點睛
愚公移山
精衛(wèi)填海
夸父追日
女媧補天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班門弄斧
刻舟求劍
胸有成竹
余勇可賈
邯鄲學(xué)步
夜郎自大
江郎才盡
名落孫山
畫虎類犬
黃粱美夢
侯門如海
亡羊補牢守株待兔南柯一夢狐假虎威開卷有益 · 博而不精 · 百發(fā)百中 · 捕風(fēng)捉影
· 必恭必敬 · 百感交集 · 兵貴神速 · 杯弓蛇影 杞人憂天
東施效顰
葉公好龍,亡羊補牢,守株待兔,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精衛(wèi)填海,畫蛇添足,畫龍點睛,半途而廢,兵不厭詐,刻舟求劍,狐假虎威,胸有成竹,東施效顰,舍本逐末,入木三分,
杯弓蛇影
畫蛇添足· 殘杯冷炙 · 寸草春暉 · 草船借箭 · 乘風(fēng)破浪
· 才高八斗 · 城狐社鼠 · 滄海桑田 · 草菅人命
· 草木皆兵 · 程門立雪 · 長驅(qū)直入 · 車水馬龍
· 乘興而來 · 沉魚落雁 · 乘人之危 · 車載斗量
· 大筆如椽 · 打草驚蛇 · 雕蟲小技 · 大材小用
· 多多益善 · 大腹便便 · 大公無私 · 當(dāng)局者迷
· 大逆不道 · 大器晚成 · 當(dāng)務(wù)之急 · 開誠布公
· 不得要領(lǐng) · 拋磚引玉 · 二桃殺三士 · 爾虞我詐
· 罰不當(dāng)罪 · 奮不顧身 · 分崩離析 · 風(fēng)吹草動
· 覆巢無完卵 · 分道揚鑣 · 奉公守法 · 負(fù)荊請罪
· 發(fā)奸擿伏 · 返老還童 · 發(fā)蒙振落 · 風(fēng)聲鶴唳
葉公好龍
拔苗助長
濫竽充數(shù)
買櫝還珠
狐假虎威
朝三暮四
一鼓作氣
解鈴系鈴
守株待兔
亡羊補牢
畫龍點睛
愚公移山
精衛(wèi)填海
夸父追日
女媧補天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來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語有:狐假虎威、葉公好龍、畫蛇添足、掩耳盜鈴、守株待兔、刻舟求劍、濫竽充數(shù)、亡羊補牢、井底之蛙、自相矛盾、買櫝還珠、后生可畏、程門立雪、別開生面、白頭如新、不遺余力、髀肉復(fù)生、三人成虎、不貪為寶、一丘之貉、天經(jīng)地義、為虎作倀、雕蟲小技等。
擴(kuò)展資料
詞語解釋:
1、狐假虎威:假:借。狐貍借老虎之威嚇退百獸。后以“狐假虎威”來比喻仰仗或倚仗別人的權(quán)勢來欺壓、恐嚇人。
戰(zhàn)國時期《戰(zhàn)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白話翻譯:
荊宣王問群臣說:“我聽說北方地區(qū)的諸侯都懼怕昭奚恤,果真是這樣嗎?”群臣沒有能回答上來的。 江一回答說:“老虎尋找各種野獸來吃。捉到一只狐貍,狐貍對老虎說:‘你不該吃我,上天派我做百獸的首領(lǐng),如果你吃掉我,就違背了上天的命令。
你如果不相信我說的話,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獸見了我,有哪一個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為真,于是就和狐貍同行,群獸見了老虎,都紛紛逃跑,老虎不知道群獸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卻以為是害怕狐貍。
以上就是寓言成語大全的全部內(nèi)容,1、火中取栗 【拼音】: huǒ zhōng qǔ lì 【解釋】:偷取爐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險出力卻一無所得。【出自】:十七世紀(jì)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與貓》載:猴子騙貓取火中栗子,栗子讓猴子吃了,貓卻把腳上的毛燒掉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