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兄難弟成語?【成語】難兄難弟 【拼音】nàn xiōng nàn dì 【釋義】1.原意比喻兄弟都非常好。今多反用,譏諷兩人同樣壞。2.彼此曾共患難的人;也指彼此處于同樣困難境地的人?!菊Z法】聯(lián)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形容兩兄弟都好。【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那么,難兄難弟成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釋義:指共過患難的人或都處于同樣困境(環(huán)境艱苦)的人。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p>
以后,“難兄難弟”這句話,被后人引申為,兄弟二人共同患難的意思。
難兄難弟(難兄難弟)
查看《漢語詞典》中“難兄難弟”的解釋
------------------------------------
【注音】nán xiōng nán dì
【出處】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
【解釋】形容兩兄弟都好,難分上下?,F(xiàn)也反用,諷刺兩兄弟都壞。
【成語舉例】其以半殖民地的風貌出現(xiàn)于世界也,和我們實在是難兄難弟。(郭沫若《革命春秋·創(chuàng)造十年續(xù)編》)
【其它使用】
◎ 九月份,他帶了一幫難兄難弟到淮海路、常熟路一帶抄砸了幾家普通演員和教授家庭,照相機、手表、呢大衣堂而皇之入了私人腰包。
◎ 然而顧雄斌沒有,他對我談得最多并且引以為無比自豪的,是那”四十年”不斷追求成功的過程和與幾位難兄難弟”四十年”同心合力的歲月。
◎ 所以當時在新加坡社會中稱贊他是”難兄難弟”。
是成語
難兄難弟_成語解釋
【拼音】:nàn xiōng nàn dì
【釋義】:指共過患難的人或彼此處于同樣困境的人。
【成語】難兄難弟
【拼音】nàn xiōng nàn dì
【釋義】
1.原意比喻兄弟都非常好。今多反用,譏諷兩人同樣壞。
2.彼此曾共患難的人;也指彼此處于同樣困難境地的人。
【語法】聯(lián)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形容兩兄弟都好。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p>
難兄難弟nán xiōng nán dì
釋義:指共過患難的人或都處于同樣困境(環(huán)境艱苦)的人。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p>
中國民間俗語探源 難兄難弟
清朝初年,有位抗清義士,在一次與清兵的戰(zhàn)斗中因寡不敵眾,被清兵所殺。他死后不久,夫人生下了他的遺腹之子。
夫人生了一對雙胞胎,但因難產(chǎn),自己也死了,留下了一對無名無姓,不知誰是兄,誰是弟的兩個孤兒。
義士的朋友將這兩個孩子分別送到五臺山和峨嵋山交給了兩個和尚,以免官府追殺。
二十年后,他們倆各得到兩位和尚的真?zhèn)?,練就了一身超凡脫俗的功夫,在江湖上都名聲赫赫,被稱為“南北雙雄”。
兄弟二人在嵩山少林寺相見,但彼此之間都只能直呼其名,明明是同胞兄弟,卻不能以兄弟相稱,誰心里都覺得不是滋味。
最后,少林寺方丈出了一主意,讓他們二人比武,勝為兄,敗為弟。眾人哄然叫好。
二人在嵩山之巔拳來腳去,刀光劍影,不分勝負,最后,不得不比試內(nèi)功,以決高下。
二人分別用劈空掌震落樹葉,小和尚們仔細數(shù)被震落的葉數(shù),結(jié)果都是十萬八千片。方丈無可奈何地說:“事至今日,老衲也無計可施,你們二人難為兄,難為弟?!?/p>
以后,“難兄難弟”這句話,被后人引申為,兄弟二人共同患難的意思。
以上就是難兄難弟成語的全部內(nèi)容,【成語正音】: 難,不能讀作“nàn”。【成語辨析】: “難 兄 難 弟”與“一 丘 之 貉”都有 同 樣 壞 的 意思;但“難 兄 難 弟”多 指 二 者 相 比;而“一 丘 之 貉”可 以 是 多 個。另外“難 兄 難 弟”有時 可指 同樣 好;“一 丘 之 貉”無 此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