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遜成語?謙遜的成語如下:【謙光自抑】:謙光:謙虛退讓的風(fēng)度。比喻德高望重的人能夠謙虛退讓?!緭p之又損】:形容極為謙虛?!颈稗o重幣】:卑:謙恭;重:厚;幣:禮物。說謙虛的話,送厚重的禮。形容對人有所求。那么,謙遜成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謙虛謹(jǐn)慎----謙虛:虛心;謹(jǐn)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辦事.
2.謙謙君子----指謙虛而嚴(yán)格要求自己的人.
3.謙恭下士----舊時指達(dá)官貴人對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謙虛而有禮貌.
4.一謙四益----謙虛能使人得到好些益處.
5.你謙我讓----謙:謙讓.指雙方互相謙讓.
6.黃公好謙----指人過分謙虛.
7.不矜不伐----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經(jīng)為了不起,不為自己吹噓.形容謙遜.
8.不驕不躁----躁:急躁.不驕傲,不急躁.形容人態(tài)度謙遜,工作謹(jǐn)慎踏實(shí).
9.戒驕戒躁----戒:警惕,預(yù)防.警惕并防止產(chǎn)生驕傲和急躁情緒.
10.不恥下問----樂于向?qū)W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xué)習(xí),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11.不露圭角----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12.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湊近.端著酒杯離座到對方面前共飲,以便請教.比喻主動去向人請教.
13.辭尊居卑----辭:推卻.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14.好問則裕----好:喜歡;裕:富裕.遇到疑難就向別人請教,學(xué)識就會淵博精深.
15.功成不居----居:承當(dāng),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于自己.
16.功薄蟬翼----功勞象蟬的翅膀那樣微薄.形容功勞很小.常用作謙詞.
17.深藏若虛----虛:無.把寶貴的東西藏起來,好像沒有這東西一樣.比喻人有真才實(shí)學(xué),但不愛在人前賣弄.
18.拋磚引玉----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19.泰而不驕----態(tài)度舒泰而不驕傲.也指有地位、有權(quán)勢后不驕傲.
20.屈己待人----委屈自己,以禮待人.形容謙虛、忍讓的好品行.
21.畢恭畢敬----形容態(tài)度十分恭敬.
22.必恭必敬----恭、敬:端莊而有禮貌.形容態(tài)度十分恭敬.
23.洗耳恭聽----洗干凈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指專心地聽.
24.克恭克順----克:能夠.能夠恭敬而順從,一點(diǎn)也不執(zhí)拗.
25.滿招損,謙受益----自滿會招致?lián)p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
26.降尊臨卑,屈高就下----降:降低;臨:面臨;卑:低微.指地位高的人放下架子與地位低.
1.謙虛謹(jǐn)慎----謙虛:虛心;謹(jǐn)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辦事。
2.謙謙君子----指謙虛而嚴(yán)格要求自己的人。
3.謙恭下士----舊時指達(dá)官貴人對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謙虛而有禮貌。
5.你謙我讓----謙:謙讓。指雙方互相謙讓。
6.黃公好謙----指人過分謙虛。
7.不矜不伐----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經(jīng)為了不起,不為自己吹噓。形容謙遜。
8.不驕不躁----躁:急躁。不驕傲,不急躁。形容人態(tài)度謙遜,工作謹(jǐn)慎踏實(shí)。
9.戒驕戒躁----戒:警惕,預(yù)防。警惕并防止產(chǎn)生驕傲和急躁情緒。
10.不恥下問----樂于向?qū)W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xué)習(xí),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11.不露圭角----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12.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湊近。端著酒杯離座到對方面前共飲,以便請教。比喻主動去向人請教。
13.辭尊居卑----辭:推卻。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14.好問則裕----好:喜歡;裕:富裕。遇到疑難就向別人請教,學(xué)識就會淵博精深。
15.功成不居----居:承當(dāng),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于自己。
16.功薄蟬翼----功勞象蟬的翅膀那樣微薄。
謙謙君子、謙虛謹(jǐn)慎、謙恭下士、敬賢禮士、不矜不伐 。
1、謙謙君子 [qiān qiān jūn zǐ]
【釋義】指謙虛謹(jǐn)慎、能嚴(yán)格要求自己、品格高尚的人。
【出處】《易·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p>
(謙虛謹(jǐn)慎、能嚴(yán)格要求自己、品格高尚的人,保持謙虛的態(tài)度以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很謙虛的人;
【詞性】中性詞。
2、謙虛謹(jǐn)慎 [qiān xū jǐn shèn]
【釋義】形容人虛心禮讓,小心謹(jǐn)慎。
【出處】《晉書·張賓載記》:“封濮陽侯,任遇優(yōu)顯,寵冠當(dāng)時,而謙虛敬慎,開襟下士?!?/p>
(封濮陽侯,當(dāng)時非常受天子器重和優(yōu)待,但他謙虛禮讓、小心謹(jǐn)慎,禮賢下士)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人虛心。亦作“謙虛敬慎”。虛心、恭順而慎重。
【詞性】褒義詞。
3、謙恭下士 [qiān gōng xià shì]
【釋義】舊時指達(dá)官貴人對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謙虛而有禮貌。
【出處】 《漢書·韋玄成傳》:“少好學(xué),修父業(yè),尤謙遜下士。”
(年少時就很好學(xué),繼承父親的事業(yè)和品質(zhì),尤其是特別謙虛,禮賢下士)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態(tài)度謙虛。
4、敬賢禮士 [jìng xián lǐ shì]
【釋義】是指尊重品德高尚、學(xué)識出眾的人。
謙遜的成語如下:
【謙光自抑】:謙光:謙虛退讓的風(fēng)度。比喻德高望重的人能夠謙虛退讓。
【損之又損】:形容極為謙虛。
【卑辭重幣】:卑:謙恭;重:厚;幣:禮物。說謙虛的話,送厚重的禮。形容對人有所求。
【謙虛敬慎】:形容人隱答哪虛心禮讓,小心謹(jǐn)慎。同謙虛謹(jǐn)慎。
【謙躬下士】:猶言謙恭下士。謙虛恭敬地對待地位比自己低的士人。
【黃公好謙】:指人過分謙虛。
【尺寸可取】:比喻有些許長處。這是認(rèn)為自己有才能的謙虛說法。
【屈己待人】:委屈自己,以禮待人。形容謙虛忍讓的好品行。
【盛名難副】:盛:大;副:相稱,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實(shí)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指名聲常??赡艽笥趯?shí)際。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
【謙尊而光】:尊者謙虛而顯示其美德。
【虛懷若谷】:虛:謙虛;谷:山谷。胸懷象山谷一樣深廣。形容十分謙虛,能容納別人的舉襲意灶碼見。
【謙遜下士】:下:禮讓。舊時指達(dá)官貴人對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謙虛而有禮貌。
關(guān)于謙虛的成語
1、不恥下問:[bù chǐ xià wèn]
例句
你不但謙虛而且還不恥下問以及還在網(wǎng)上來征求答案。
不恥下問是一種傳統(tǒng)美德,值得我們大家學(xué)習(xí)。
主要包括主動學(xué)習(xí)觀點(diǎn),認(rèn)真求實(shí)觀點(diǎn),能做到不恥下問。
關(guān)于謙遜的成語
·邈處欿視 ·口出不遜 ·不矜不伐 ·傲慢不遜
關(guān)于謙遜的詞語
·虛懷 ·相讓 ·遜言 ·虛遜 ·愻暢 ·柔謙 ·柔遜 ·執(zhí)謙 ·撙詘 ·撙詘 ·挹挹 ·抑損 ·挹損 ·溫巽 ·退遜 ·退托 ·推遜 ·退讓 ·慎容 ·孫接 ·孫詞 ·孫辭 ·守謙 ·侍弟 ·謙遜·謙謙 ·謙人 ·謙下 ·謙幼 ·謙抑 ·謙牧 ·謙持 ·謙柄 ·謙厚 ·謙畏 ·謙亮 ·謙挹 ·謙恕 ·謙敬 ·謙順 ·謙道 ·謙巽 ·謙煦 ·謙飾 ·謙稱 ·謙撝 ·謙賤 ·謙儉 ·謙謝 ·缺衽·邈處欿視 ·敏遜 ·廉靜 ·刻謙 ·捐薦 ·敬遜 ·儉貌 ·揮遜 ·和遜 ·恭遜 ·恭儉 ·低顏 ·沖厚 ·貶勵 ·卑讓
以上就是謙遜成語的全部內(nèi)容,四、不矜不伐 [ bù jīn bù fá ]【解釋】: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經(jīng)為了不起,不為自己吹噓。形容謙遜。【出自】:周 先秦諸子《尚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duì)幠?;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duì)幑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