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諸葛亮的故事成語?第二把火:曹操進(jìn)攻新野,諸葛亮知道新野不可守,于是撤走全城百姓,留一座空城給曹操。曹操以為劉備望風(fēng)而逃,進(jìn)駐新野縣城,卻被諸葛亮暗中不知的引火物,燒的落荒而逃。第三把火:曹操與孫劉聯(lián)軍對峙于赤壁,鐵索橫江,那么,關(guān)于諸葛亮的故事成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三顧茅廬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jù)朝廷,孫權(quán)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xué)識,又有才能,就和關(guān)羽、張飛帶著禮物到南陽郡鄧縣隆中、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
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guān)羽、張飛冒著大風(fēng)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
張飛本不愿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好留下一封信,表達(dá)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段時間,劉備吃了三天素之后,準(zhǔn)備再去請諸葛亮。關(guān)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虛名,未必有真才實(shí)學(xué),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
劉備把張飛責(zé)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請諸葛亮。當(dāng)他們到諸葛亮家前,已經(jīng)是中午,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2、草船借箭
三國時期,曹操率大軍想要征服東吳,孫權(quán)、劉備聯(lián)合抗曹。孫權(quán)手下有位大將叫周瑜,智勇雙全,可是心胸狹窄,很妒忌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
因水中交戰(zhàn)需要箭,周瑜要諸葛亮在十天內(nèi)負(fù)責(zé)趕造十萬支箭,哪知諸葛亮只要三天,還愿立下軍令狀,完不成任務(wù)甘受處罰。
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萬支箭,正好利用這個機(jī)會來除掉諸葛亮。
1、不求聞達(dá):不求聞達(dá)于諸候。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
2、舌戰(zhàn)群儒: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
3、草船借箭:運(yùn)用智謀,憑借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dá)到自己的目的。
4、方寸已亂: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度龂尽な駮ぶT葛亮傳》。
5、德薄任重:德薄任重,慘慘憂慮。三國·蜀·諸葛亮《坐上與杜微書》。
6、計日而待: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
7、如魚得水: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度龂尽な裰尽ぶT葛亮傳》。
8、淡泊明志: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三國·蜀·諸葛亮《戒子書》。
9、茍全性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晌戚》。
10、儉以養(yǎng)德: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
11、臨危受命: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
12、如虎生翼:成語典故:今玄德得諸葛亮為輔,如友則虎生翼矣?!度龂萘x》第三九回。
13、神機(jī)妙算:驚人的機(jī)智,巧妙的計謀。形容善于估計復(fù)雜的變化情勢,決定策略。
14、妄自菲?。翰灰送苑票。魇Яx,以塞忠諫之路也。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
草廬三顧
顧:拜訪。劉備為請諸葛亮,三次到草廬中去拜訪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對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誠心誠意地...
七擒七縱
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dāng)?shù)厍蹰L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yùn)用策略,使對...
三顧茅廬
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茅廬三顧
劉備為請諸葛亮,三次到草廬中去拜訪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對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誠心誠意地邀請或過訪...
三顧草廬
劉備為請諸葛亮,三次到草廬中去拜訪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對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漏雹頃誠心誠意地邀請或返陸過訪...
死諸葛能走生仲達(dá)
諸葛:諸葛亮;走:嚇走;仲達(dá):司馬懿。指人雖死,余威猶在。
搖鵝毛扇
傳說諸葛亮常手執(zhí)羽扇指揮作戰(zhàn),后世舞臺上出現(xiàn)的一些軍師也多執(zhí)羽扇。以之比喻出謀畫策。
阿斗太子
阿斗:三國蜀漢劉備之子劉禪的小名。此人庸碌無能,雖有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肆州興蜀漢。指懦弱無能的...
1、三顧茅廬
諸葛亮起初隱居于臥龍崗,讀書耕種。徐庶因?yàn)槟赣H被曹操抓去而離開的時候,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說他是有大才能的人。于是劉備便帶著關(guān)羽張飛去拜訪諸葛亮,前兩次諸葛亮都不在,劉備無功而返。第三次的時候,諸葛亮正在午睡,于是劉備安撫關(guān)張二人情緒,在門外等候,終于見到諸葛亮,并將他請下山去輔佐自己。
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2、草船借箭
周瑜為陷害諸葛亮,要諸葛亮在十天之內(nèi)造好十萬支箭。諸葛亮算定了大霧之日,便借子敬二十只草船駛往曹營,曹操因疑霧中有埋伏,便令以亂箭射之。待至日高霧散,孔明令收船急回,船輕水急,曹操追之不得,使孔明既安全借得箭,又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xiàn)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 由于《草船借箭》中諸葛亮的膽識才智,受到后人的贊美。
后來比喻運(yùn)用智謀,憑借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dá)到自己的目的。
3、初出茅廬
諸葛亮下山首戰(zhàn),設(shè)奇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度龂萘x》第三十九回有“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之句。
茅廬:草房。原比喻新露頭腳?,F(xiàn)比喻剛離開家庭或?qū)W校出來工作。缺乏經(jīng)驗(yàn)。
4、新官上任三把火
諸葛亮隨劉備下山之時,劉備的情況并不好,不停的再被曹操追殺,諸葛亮下山被劉備拜為軍師,三次用火攻建立奇效,幫劉備站穩(wěn)腳跟第一把火:在博望坡火燒曹軍十萬人馬,燒跑夏侯惇,于禁,李典三位曹操大將。
1、【如魚得水】
在諸葛亮的謀略下,劉備成為我國歷史上蜀漢的開國皇帝與曹操,孫權(quán)三分天下,互相抗衡。諸葛亮越來越受到器重,地位也越來越高。當(dāng)劉備在成都建立帝都時,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
這個時候陪伴過劉備出生入死,打過很多勝仗的結(jié)拜兄弟張飛和關(guān)羽不高興了。有一天,困攜他們和劉備站在高高的城樓上指點(diǎn)江山時,張飛生氣地對劉備說:“大哥,你對我和二哥越來越冷落了?!?/p>
劉備哈哈大笑,安慰他們說:“你們永遠(yuǎn)是我的兄弟,而我在諸葛亮的幫助下,也好像魚得了水一樣。”
2、【三顧茅廬】
徐庶向劉備熱誠地推薦諸葛亮(也叫諸葛孔明),劉備很高興,便決定去訪聘。當(dāng)時諸葛亮正在襄陽城外隆中隱居。劉備攜同關(guān)羽,張飛到隆中,不巧諸葛亮出了門,沒見到。過了幾天,劉備再冒著風(fēng)雪去拜訪,諸葛亮又跟朋友閑游去了。
兩次見不到孔明,劉備有些失望,但是為了成就大業(yè),他求才心切,不顧張飛關(guān)羽的埋怨,又安排第三次的拜訪。這回諸葛亮并沒外出,不過還在草堂上睡午覺沒醒,劉備便謙恭地拱手站在石階上等候,直等到孔明睡醒,才得以晤面。
諸葛亮為劉備的其誠所感動,答應(yīng)出山輔佐劉備,終於干出了一番事業(yè)?!叭櫭]”后來便用以比喻誠心誠意地邀請人家,有時也表示多次拜訪才見到對方。
以上就是關(guān)于諸葛亮的故事成語的全部內(nèi)容,與諸葛亮有關(guān)的成語有草船借箭、七擒七縱、初出茅廬、欲擒故縱、伏龍鳳雛。1、草船借箭 是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諸葛亮算定了大霧之日,便借子敬二十只草船駛往曹營,曹操因疑霧中有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