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字開頭的成語接龍?1、功德無量→量才器使→使臂使指→指東劃西→西臺痛哭→哭笑不得→得不補失 功德無量 [ gōng dé wú liàng ]【解釋】:功德:功業(yè)和德行;無量:無法計算。舊時指功勞恩德非常大。現(xiàn)多用來稱贊做了好事。那么,唐字開頭的成語接龍?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鼠目寸(光)天化(日)新月(異)口同(聲)嘶力(竭)盡全(力)不從(心)猿意(馬)到成(功)成不(居)安思(危)在旦夕
1.大同小異
異想天開
開門見山
山窮水盡
盡心竭力
力不從心
心口如一
2.調(diào)虎離山
->
山崩鐘應(yīng)
->
應(yīng)運而生
->
生龍活虎
->
虎狼之勢
->
勢成騎虎
->
虎尾春冰-冰清玉潔
3.膾炙人口-口是心非-非同小可-可乘之機(jī)-機(jī)不可失-失道寡助-助人為樂-樂極生悲-悲歡離合
4.無與倫比-比翼雙飛-飛蛾撲火-火上澆油-油腔滑調(diào)-調(diào)虎離山-山窮水盡-盡力而為-為非作歹
5.得意門生-生不逢時-時不再來-來之不易-易如反掌-掌上明珠-珠光寶氣-氣吞山河-河?xùn)|獅吼
6.千軍萬馬-馬到成功-功德無量-量力而行-行云流水-水到渠成-成人之美-美中不足-足智多謀
我足足用了45分鐘21秒,給你一個個查出來的。真是太麻煩了!我看你應(yīng)該給20分的懸賞分?。ㄩ_玩笑啦)
成語接龍 千 鈞 一 發(fā) 我接 畫 龍 點 睛 行不行?——答案:直接 接不行,間接 接可以。
1、千 鈞 一 發(fā)→發(fā) 揚 光 大→大 快 人 心→心 口 不 一→一 籌 不 畫→ 畫 龍 點 睛。
2、千 鈞 一 發(fā)→發(fā) 揚 光 大→大 顯 身 手→手 眼 通 天→天 開 圖 畫→ 畫 龍 點 睛。
3、千 鈞 一 發(fā)→發(fā) 短 心 長→長 江 大 河→河 目 海 口→口 講 手 畫→畫 龍 點 睛。
千 鈞 一 發(fā)
【拼音】: qiān jūn yī fà
【解釋】: 比 喻 情 況 萬 分 危 急。
【出處】: 《漢書·枚乘傳》:“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懸無極之高,下 垂 不 測 之 淵,雖 甚 愚 之 人,猶 知 哀 其 將 絕 也?!碧?· 韓 愈《與 孟 尚 書 書》:“其 危 如 一 發(fā) 引 千 鈞?!?/p>
【舉例造句】: 正 在 千 鈞 一 發(fā) 的 時 刻,一 位 不 知 名 的 解 放 軍 戰(zhàn) 士 奮 不 顧 身 跳 進(jìn) 冰 冷 的 河 水 中,救 起 了 落 水 兒 童。
成語接龍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文字游戲。它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有廣泛的社會基礎(chǔ),是老少皆宜的民間文化娛樂活動!同時成語又是體現(xiàn)我國文字、文化、文明的一個縮影;成語接龍規(guī)則多樣化,一般熟知的是采用成語字頭與字尾相連不斷延伸的方法進(jìn)行接龍;成語接龍作為一種廣泛開展的群眾性競爭游戲,它必須有一個權(quán)威、嚴(yán)密的規(guī)范方法,以體現(xiàn)公平、公正,使佼佼者脫穎而出。
規(guī)則概述
1、龍頭字必須是主題詞中的任意一個字,體現(xiàn)鮮明的活動主題。
2、前后兩句相接成語的關(guān)節(jié)字必須是同一漢字。
3、成語必須由四個字組成。
4、在同一龍頭字下的成語不得有重復(fù)。
5、所選用的成語必須是一般成語詞典上能查到的成語。
6、 允許每個參賽者,不斷突破自我、刷新記錄、角逐冠軍;
7、允許對競爭對手,注銷不錯誤成語,減去不會理的競爭分。
接龍規(guī)則示例
接龍的方法很多,并在不斷創(chuàng)新之中。根據(jù)接的內(nèi)容不同,大致可分為成語、詩詞兩種基本類型,這兩種類型又可以組合,比如詩詞成語雙飛。接龍最好不用諧音,但難度大的一般都允許用諧音。常見的成接龍方法有:順接,逆接,雙飛,接二連三(老版),1234,比翼雙飛,烏龍擺尾,浪子回頭(連環(huán)扣),庖丁解牛, 雙飛1+1, 234 順(反)接 ,埋龍,接二連三(提高版), 1234、4321,順雙飛。
唐虞之治 治病救人 人滿為患 患得患失 失晨之雞 雞蟲得喪 喪身失節(jié)節(jié)儉躬行行云流水水流花落 落紙云煙 煙聚波屬,屬毛離里 里出外進(jìn)進(jìn)奉門戶戶限為穿穿荊度棘棘地荊天天理昭昭昭然若揭揭人之短短嘆長吁吁天呼地地丑力敵敵眾我寡寡鵠孤鸞鸞回鳳舞舞燕歌鶯鶯啼燕語
語近指遠(yuǎn)遠(yuǎn)年近日日月無光光彩射目目不忍覩覩著知微
以上就是唐字開頭的成語接龍的全部內(nèi)容,成語接龍 千 鈞 一 發(fā) 我接 畫 龍 點 睛 行不行?——答案:直接 接不行,間接 接可以。1、千 鈞 一 發(fā) → 發(fā) 揚 光 大 → 大 快 人 心 → 心 口 不 一 → 一 籌 不 畫 → 畫 龍 點 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