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好成語?形容口才好的成語(一): 1、口齒伶俐:口齒:說話言談;伶俐:聰明,靈活。談吐麻利,應(yīng)付自如。形容口才好。2、辯才無礙:礙:滯礙。本是佛教用語,指菩薩為人說法,義理通達(dá),言辭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辯論。3、那么,口才好成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形容口才好的成語(一): 1、口齒伶俐:口齒:說話言談;伶俐:聰明,靈活。談吐麻利,應(yīng)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2、辯才無礙:礙:滯礙。本是佛教用語,指菩薩為人說法,義理通達(dá),言辭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辯論。
3、妙語連珠:說話就像是串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的,十分的風(fēng)趣。
4、巧舌如簧:形容能說會道,善于狡辯,含貶義。
5、語驚四座:四座:周圍在座的人。形容發(fā)言獨特新奇,使人震驚。
6、銅唇鐵舌:比喻雄辯的口才。
7、出口成章:說出話來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8、大辯不言:大辯:善于辯論。有口才善于辯論的人,并不多說檔李話以顯示自我。
9、能言善行猜遲道:形容口齒伶俐,很會說話。
10、大辯若訥:訥:語言遲鈍,不善于講話。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辯的人發(fā)言持重,不露鋒芒。
11、三寸之舌:比喻能說會辯的口才。
12、談笑風(fēng)生:形容談話時有說有笑,興致很高,并且很有風(fēng)趣。生:產(chǎn)生。風(fēng):風(fēng)趣。談:談話。
13、三寸不爛之舌:比喻能說會辯的口才。
14、舌燦蓮花:舌燦蓮花的典故源自南北朝高僧佛圖澄的一段事跡。指口齒伶俐,形容人口才好。
15、能言善辯:善:擅長;辯:辯論。形容很會說話,善于辯論,口才好。
形容口才很好的成語有很多,比如鐵齒銅牙、語驚四座、娓娓而談、巧舌如簧、舌戰(zhàn)群儒、出口成章、能言善辯、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等雀純跡。
擴(kuò)展資料:
一、口若懸河
1、拼音:kǒu ruò xuán hé
2、釋義:講起話來滔滔不絕,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形容能說會辯,說起話來沒完沒了。
3、出處:鄒韜奮《患難馀生記》第一章:“他好像把法庭看作救亡運(yùn)動演講大會,回答時侃侃而談,口若懸河?!?/p>
二、語驚四座
1、拼音:yǔ jīng sì zuò
2、釋義:形容發(fā)言獨特、新奇,使人震驚。
3、出處:該詞語不屬于典故,所以沒有出處。
三、娓娓而談
1、拼音:wěi wěi ér tán
2、釋義:指人說話時連續(xù)不斷、生動地談?wù)摗?/p>
3、出處:“然而他并不“拙笨”,卻也不矯揉造作,只如熟人相對,娓娓而談?!保斞浮肚医橥るs文二集·〈中國新文學(xué)大系〉二集序》)
四、巧舌如簧
1、拼音:qiǎo shé rú huáng
2、釋義:簧:樂器中有彈性的用以震動發(fā)聲的薄片。指舌頭靈巧,能言善辯。形容能說會道,善于狡辯,含貶義。
3、出處:《詩經(jīng)·小雅·巧言》
五、舌戰(zhàn)群儒
1、拼音:shé zhàn qún rú
2、釋義:舌戰(zhàn):激烈爭辯;儒:指讀書人。
形容口才好的成語如下:
1、滔滔不絕
滔滔:形容流水不斷,像流水那樣毫不間斷。指話很多,說起來沒個完。
2、侃侃而談
侃侃: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說話。
3、喋喋不休
喋喋:形容說話多;休:停止。嘮嘮叨叨,說個沒完沒了。
4、言之有理
說的話有道理。
5、能說會道
形容很會講話。
6、夸夸其談
形容說話浮夸不切實際。
7、妙語連珠
連珠:串珠,巧妙風(fēng)趣的話一個接一個。
8、口若懸河
若:好像;懸河:激流拆做傾瀉。講起話來滔滔高核不絕,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形容能說會辨,說起來沒個完。
9、出口成章
說出話來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10、能言善辯
能:善于。形容能說會道,有辯才。
11、唇槍舌劍
舌如劍,唇象槍。形容辯論激烈,言詞鋒利,象槍劍交鋒一樣。
12、伶牙俐齒
伶、俐:聰明,靈活。形容人機(jī)靈,很會說話。
13、字字珠璣
珠璣:珠子。每個字都像珍珠一樣,比喻說話、文章的詞句十分優(yōu)美。
14、口齒伶俐
口齒:說話、言談;伶俐:聰明,靈活。談吐麻利,應(yīng)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15、巧舌如簧
舌頭靈巧,象簧片一樣能發(fā)出動聽的樂音。形容花言巧語戚御掘,能說會道。
對答如流對答:回答?;卮饐栐捪罅魉粯涌臁P稳菘诓藕?,反應(yīng)快。
辯口利辭
辯口:口才好,善于辯論。指能言善辯,伶牙俐齒。
辯才無礙礙:滯礙。本是佛教用語,指菩薩為人說法,義理通達(dá),言辭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辯論。
口若懸河
【解釋】若:好像;懸河:激流傾瀉。講起話來滔滔不絕,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形容能說會辨,說起來沒個完。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yù)》:“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p>
滔滔不絕
【解釋】滔滔:形容流水不斷。像流水那樣毫游枯孫不間斷。指話很多,說起來沒個完。
【出處】五代后周·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走丸之辯》:“張九齡善談?wù)?,每與賓客議論經(jīng)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p>
三寸不爛之舌
【解釋】比喻能說會辯的口才。
【出處】《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毛先生以三寸不爛之舌,強(qiáng)于百萬之師?!?/p>
語驚四座
【解釋】四座:周圍在座的人。形容發(fā)言獨特、新奇,使人震驚。通常我們把方位分成四個,即東南西北。語驚四座就是說某人講出來的話讓在座的驚訝不已敗孝。
【拓展】形容一個人有才華,講一句或一段話,把全場人都震驚了。
娓娓而談
【解釋】連續(xù)不倦地談?wù)撝?/p>
【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中國新文學(xué)大系〉二集序》:“然而他并不“拙笨”,卻也不矯揉造作,只如熟人相對,娓娓而談。
有以下成語:妙語連珠、深入淺出、字字珠璣、聲情并茂、妙趣橫生、出口成章
1、妙語連珠
【拼音】miào yǔ lián zhū
【釋義】巧妙風(fēng)趣的話一個接一個。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褒義;指人說話風(fēng)趣。
【示例】如果說演講是一門藝術(shù),那么歷史上那些著名的演講可以算作藝術(shù)品不管是難忘的致辭、褲扒富有穿透力的原聲片段,還是辯論時的妙語連珠。
2、深入淺出
【拼音】shēn rù qiǎn chū
【釋義】指講話或文章的內(nèi)容深刻,語言文字或內(nèi)容或道理很深刻,但表達(dá)得淺顯通俗。
【示例】這篇文章寫得深入淺出,使人愛看、易懂。
3、字字珠璣
【拼音】zì zì zhū jī
【釋義】珠:圓的珠子。璣:不圓的珠子。每個字都像珍珠一樣。比喻說話、文章的詞句十分優(yōu)美。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指說話或文章。
【示例】這篇批評北京市交通的文章,字字珠璣,正是切中要害。
4、聲情并茂
【拼棗純旁音】shēng qíng bìng mào
【釋義】并:都;茂:草木豐盛的樣子,多;(演唱、朗誦等)聲音優(yōu)美,感情豐富。指演唱、朗誦等的音色、唱腔和表達(dá)的感情都很動人。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例】劉老師講課精彩生動,聲情并茂,讓人不自覺的陶醉其中。
以上就是口才好成語的全部內(nèi)容,1、能言善辯,形容很會說話,善于辯論,口才好;2、能說慣道,形容人口才好,很會講話;3、口齒伶俐,形容談吐麻利,應(yīng)付自如,口才好;4、對答如流,回答問話象流水一樣快,形容口才好,反應(yīng)快;5、出口成章。